饮尘衣 > 历史军事 >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> 第577章 招募移民,罪证递来

第577章 招募移民,罪证递来(1 / 3)

胶西县衙。

“诸位乡绅,”知县晏庆看向应邀而来的胶西大户老爷们,“本县知道过去几日,诸位皆因那海商刘升的出现而忧虑。”

“本县也因此夜不能寐啊,毕竟我等都知道,如今这海商跟海寇没什么区别。”

“更何况,那刘升自称唐时出海的海外遗民,非我大楚之人,就更可能是海寇了。”

晏庆四十出头的样子,生得微胖,满脸的精明,虽然穿着大楚知县官袍,可还是像商人多过官员。

坊间传闻他贪婪却无能,那是针对一县父母官这个职位而言。

若论捞钱,他绝对是一把好手。

刘升到胶西后,不顾粮食正高价,买了上千石粮食赈济灾民,他知道后自然会有想法。

过去几日,他一面派人暗中查摸刘升底细,一面做了些准备。

如今终于是准备对刘升动手了。

若再拖几日,他怕刘升又跑到哪里去买粮,把携带的金银又花出去一大笔,那样他能捞到的可就少了一大笔。

县衙大堂偏厅的乡绅大户有十几位,并非个个都是聪明人,大多不过中人之姿,甚至有些没头脑的。

此时听晏庆一番言语,便有人不禁道:“知县老爷既怀疑那刘升是海寇,为何不早派人将他抓了?”

晏庆略微不悦,道:“那刘升来胶西时,带了数百名护卫,个个腰悬长刀,甚至暗藏有短铳。”

“此等武力,强攻县城都并非不可能,本县岂能不顾胶西安危,随意招惹?”

那位年纪相对较轻的家主一时无言,显然没想到这些。

任天行此时插话,问:“那知县老爷准备如何应对?总不能任由一海寇在城外蛊惑灾民吧?”

“如今城外灾民估计都超过了五千人,若是都被这刘升蛊惑,真要攻打胶西县城,那我等可就麻烦了。”

晏庆道:“过去几日,我派人查摸了这刘升底细——这刘升虽然出手阔绰,手下看着也不凡,但应该不是东海上赫赫有名的那几位大海寇,估计也就一普通海寇。”

“本县已经派人向灵山卫、浮山卫借兵,不日两卫便会各派五百兵卒来我县,协助剿寇。”

“届时,加上本县巡防营、衙差,将有一千好几百人,不怕拿不下那刘升。”

“不过为了以防万一,还请诸位这两日将护院、家仆组织一下,好方便本县需要时调用。”

地方乡绅本就有协助官员治理地方的责任,更别说,此番宴庆是要对付得罪了他们的外来“海商”。

于是应邀来开会的十几个大户家主纷纷答应了下来。

···

胶西城外。

一座据有一定防御功能的营寨内,刘升正在跟三个儿子说话。

“今日咱们就要在这些灾民中招收移民了,你们三个便各去一方难民营地协助亲卫军完成此事。”

“儿臣领命!”

三个少年郎拱手。

随后,刘瑜却忍不住问:“父皇,这些灾民虽然衣食无所依,却也未必有多少肯迁徙海外吧?”

刘瑜是乾元二年1643年,李香云所生,如今已经十六七岁,在此时的很多人家中,怕是都已成亲,甚至为人父了。

但刘升知道过早结婚对孩子身心成长不太好,所以刘瑜目前还未婚配。

倒是皇太子刘瑞,在永兴元年,也就是刘瑞十七八岁的时候,大婚了。

刘瑜等人虽是皇子,可通过在皇家学校的学习,绝非不晓世事之人。

百姓安土重迁的习性,三人都是知道的。

刘升道:()

“这里的百姓跟大崋的一样,本心肯定是不想迁徙海外的。但若是为了活命,肯定也不乏改变想法之人。”

“何况,过去几日,我们已经取得了这些灾民的信任,甚至在灾民中拥有了一定威望。”

“此番,只要你们能让他们明白,迁徙海外不仅能活命,甚至会比现在过得更好,相信愿意接受迁徙的人不会少。”

三人点头,再无别的疑问。

“儿臣告退。”

刘升又嘱咐道:“注意安全。”

“儿臣省得。”

说完,三人各自带着一票亲卫军离开了营寨。

有亲卫军保护,三个少年也都有一定身手,刘升对他们的安全其实并不怎么担心,不过是例行嘱咐罢了。

···

胶西西门外。

赵振文正带着家人准备去排队领每日的第一次粥呢,便闻到了一股肉香味儿。

作为灾民,赵家人不知多久没吃过肉了。

这股肉香味儿又颇为浓郁,让一家五口都忍不住馋虫大动。年纪最小、仅有六岁的赵慧,甚至都忍不住流下口水。

“爹爹,谁在煮肉,好香啊。”

赵慧拉住了赵振文的手,馋意明显。

赵振文循着味儿望去,便瞧见是刘家护卫抬来了十几个冒着腾腾热气的大木桶——肉香味儿就是从那边飘过来的。

以他不多的经验,这肉香味儿挺正经的,肉应该没问题。

只是他不明白刘家护卫为何如此做,总不能今日刘大善人要分肉给他们这些灾民

最新小说: 三国:投奔刘备,反手截胡糜夫人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汉小吏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那个男人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帝国风云 杜林日记 赝品太监 十国江山风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