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尘衣 > 历史军事 >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> 第572章 考校皇子,做太上皇

第572章 考校皇子,做太上皇(1 / 3)

回紫禁城的路上,刘升对刘瑞道:“等随朕去大楚的远征军装备了足够的崋星1号步枪后,留在这边的亲卫军也要陆续换装。”

“还有,亲卫军轮战制度要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,依次保证亲卫军的战斗力,避免亲卫军退化为空有一身豪华装备的老爷兵。”

“另外,亲卫军的兵源也要坚持以常备军、警备军中的优秀将士为主,以功勋、烈士后裔为辅。”

“忠君爱国的教育思想也要一直抓紧,不能放松。如此,咱们手中才能始终掌握着一支能镇住这大好河山的军事力量。”

“儿臣谨记。”刘瑞点头,随即又疑惑道:“常备军难道不可信吗?”

刘升一笑道,“常备军并非不可信,只是不如亲卫军那么可靠而已。”

如今大崋朝廷对常备军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掌控制度。

比如担任旅级及以上军职的将领,必须在南京安家——当然,刘升不会下达这么生硬的命令,而是用为将领安排住房的方式进行。

再次,镇守某地的一个常备师,一般而言主将不会轻易更换。这是为了避免新任主将到来后,需要从头了解其敌人。

当然,真到了必须要更换的时候,也不会影响太大。

比如说李定国率领常备军第五师常年镇守广西边境,防备安南等中南半岛上的几个国家。

第五师针对这几个国家所做的种种准备,都建立了相关档案。后继者来了,只需通过这些档案、文件,就能够尽快了解广西边境的情况。

在主将不轻易更换的情况下,副师长、师参谋、师军政员,以及旅团级将领,却会适当调岗、调任。

以此避免某个师长期驻扎一地,形成了类似前明关宁军那样的利己军事集团。

至于普通士卒,则又是另一种安排。

后世的士卒不论在哪里戍边,家人就在家乡,只有假期才能回去看看——这还是因为交通便利的原故。

但在此时,若是按此来办,士卒会因为家乡距离太远、交通不便,数年见不到家人。

至于说让士卒分批返乡探亲,也不容易。

一个师有三四万将士,全轮一遍估计得一两年,乃至更长的时间。

因此大崋常备军会尽量从边地招募士卒,原有将士若家乡在别处,在其家中愿意的情况下,则会被迁至边省安置,好方便士卒探亲。

不过这一政策,随着大崋铁路里数加长,交通越来越便利,已经有所更改——近几年,相当部分士卒的家属都不愿迁徙,士卒本人也不在乎戍边数年不能归家,而是一心想着建功立业。

或许在几十年后,这个迁徙将士家属到边省的政策便会停止。

最后,亲卫军从常备军、警备军选拔兵员,也算是对常备军、警备军一种间接的影响与掌控。

···

刘升、刘瑞回到紫禁城后,恰好皇家学校放学。

刘升在红娘子这边吃完晚饭,便派人将十几个上学的儿女都叫过来,询问下学习上的事。

“参见父皇、母后!”

一众皇子、皇女小大人似地行礼。

刘升笑着道:“平身。”

随后又道,“还是老规矩,男生由朕来考察,女生由你们母后考察。”

听此,一众皇子皇女并无意外,当即男女分开。

九个正在上学的皇子,从左到右按高矮排队,整齐的站在了刘升面前。

在皇家学校,学生上午第二节课后,是需要做集体广播体操的,所以列队什么的,已经练成了一种本能。

九个人中,皇二子刘瑜年龄最大,已()

经十三四岁,个子也最高,都有一米六几了。

他是李香云所生,继承了刘升、李香云两人的颜值,已长成个翩翩美少年。

最矮的自然是皇十子刘琥,乾元十年生,今年才五岁。他是郑海珠所生,颜值自然也不差,但目前还是个小豆丁。

除了面前这九个,以及太子刘瑞外,刘升还有五个儿子,目前都还没上学。

其中最小的一个是皇十五子刘现,为白族妃子杨芷所生,如今一岁都不到。

刘升看一众儿子都身姿挺拔、颜值颇高,不免心生自豪感,暗想:不愧是我刘升的种,放到后世全都是妥妥的小帅哥。

随后他从年纪最小的刘琥开始,一一考察他们的功课。

刘升虽然多年不学习,但基础还是有的,又拿着孩子们的课本、作业做参考,考察起来自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
结果第一个皇子就出现了状况。

“虎儿刘琥乳名,8+5等于几?”

“8+5?”

刘琥孩如其名,长得虎头虎脑,闻言嘀咕了句,就按照这两日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,扳着手指开始数数。

结果他把十根手指头都用上,却发现还不够。

竟看着一双肉呼呼的小手一时傻了眼。

旁边却大了刘琥一岁多的皇九子刘璨红娘子所生,眼睛咕噜噜地转,当着刘升的面搞小动作,想要给刘琥提示。

可惜刘琥年纪太小,完全体会不到他小动作的深意。

他回过神来,抬头望,见

最新小说: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汉小吏 赝品太监 那个男人 杜林日记 三国:投奔刘备,反手截胡糜夫人 十国江山风月 帝国风云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