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尘衣 > 历史军事 >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> 第457章 邵捷春,秦良玉

第457章 邵捷春,秦良玉(1 / 2)

邵捷春是福州侯官人,字肇复,号冶园,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。

崇祯二年他官至四川右参政,负责镇守川南,在任期间剿抚并用,平定了天全六番中的高、杨两家引起的叛乱。

随后调任浙江按察使,却因为一些行动触动了浙江缙绅的利益,在大考核中被人借机发难,遭到贬谪。

等到崇祯十年,他才再次升任到四川按察副使的位置。

彼时,李自成、张献忠等人流入四川,攻城掠地,川兵主力及精锐都被调去剿贼。

成都野心之辈趁机勾结贼兵,想要趁着邵捷春收纳难民在之际里应外合,夺取成都,却为邵捷春所识破。

擒下贼寇内应后,邵捷春招募青壮、启用旧将,守住了成都。

当时的四川巡抚因应对流贼不力被免官,傅宗龙就任巡抚之职,知道邵捷春军政皆能,遂举荐其为右参政、监军。

之后邵捷春随傅宗龙将流贼赶出四川,立下不少功劳。

待崇祯十二年,傅宗龙被调去北京执掌兵部,邵捷春便升任四川巡抚。

他也因此被视为傅宗龙党羽,卷入了之后杨嗣昌与傅宗龙等人的党争之中。

崇祯十三年,杨嗣昌围剿张献忠、罗汝才、李自成等流寇的计划失败,便将主要责任都甩锅到他头上。

彼时崇祯皇帝仍信重杨嗣昌,便不分青红皂地,派人将他押往北京问罪。

当然,因为上高路远、战乱阻隔,等邵捷春被押到北京时,已经是崇祯十四年下半年了。

彼时形势又有变化,杨嗣昌病死,甩给邵捷春的“罪名”也变得不确定起来,他便被崇祯关押在天牢之中。

有傅宗龙、孙传庭等人被崇祯打入天牢又重新起复的例子在先,虽身在天牢,邵捷春倒也没绝望——他此前宦海沉浮一二十年,不是没受过冤屈。

他相信只要行得正、坐得端,便终有重见天日的一天。

但他万万没想到形势变化竟如此之快。

他才在天牢呆了一年不到,原来被明军打得只剩十几骑的闯贼就壮大到朝廷难制的地步,乃至一举攻入了北京!

闯贼破北京后的混乱之际,他被人放了出来——他到底是曾经围剿李自成、张献忠等流贼的主要官员,不容于闯贼,他也不想投降闯贼,遂隐姓埋名藏在北京城中。

原本,依他个人的人脉、能力,即便是北京城破,也未必能出得了天牢;即便出了天牢,也为未必能在北京城中藏得住。

之所以能做到这些,全赖大崋讯风卫的帮助。

他以前跟大多数文官一样,对这种类似锦衣卫的天子亲军是厌恶乃至敌视的。但此番经历,却让他对这类特殊军队大大改观。

他觉得,此类特殊军队若用于对敌,而非对内,确实有很多作用,能为朝廷解决不少问题。

他口中的朝廷并非大明,而是大崋。

崇祯不分是非黑白,将他打入天牢;刘升却派人在他危难之际救了他;再兼大明国都被攻破、崇祯都自缢殉国,他改换门庭投效大崋自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。

至于后来,他在闯贼弃守北京之际由讯风卫转移了出来,被送到南京修养,调理身体。

再之后便是入大崋政务院观政数月。

数日前,刘升召他一番奏对,便决定委任他为四川巡抚,这才算又有了用武之地···

“四川虽然富裕,但地方广大,也经历了多年的战乱,卿此去还是当以招抚流民、恢复民生经济为要。

对于各地土司,只要不举兵造反,也需先以安抚为主,尤其是石砫土司。”

“微臣谨记。”

刘升与邵捷春已经聊过好几次了,对其人了解要比吕大器更多一些,所以这次奏对,考问较少,多是直接嘱咐。

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邵捷春此前两度在四川任职,军政皆能,对四川情况足够了解,甚至可能比刘升更了解,无需他嘱咐太多。

事实上,四川虽然广大,但政事上的问题却不如贵州复杂。

一则四川汉人占人口的绝大多数,土司虽然也不少,但都在边角位置,实力强大的没几家,其中石砫土司实力便算是很靠前的了。

二则,四川虽然屡遭兵乱,但底子厚,只要吏治稍微清明点,在财政方面就不会有多大困难。

至于说军事方面,大多由赫连岳等镇守四川的将领负责,基本不用邵捷春管。

比如对云南明军的防备与行动,对青藏固始汗势力的防备,对土司的军事震慑等等。

当然,对待土司不仅需要军威震慑,还需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安抚。

刘升专门提到石砫土司便是为此。

历史上,因为时局艰难,缺兵少粮,再加上石柱白杆兵因为多年征战青黄不接、战力下滑,即便以秦良玉之能,也在崇祯十三年、崇祯十六年先后败于张献忠之手。

其中有一次还是被李定国打败的,成就了李定国的威名。

这个时空,秦良玉虽然只败了一次,但崋军入川时的军势也非历史上的张献忠可比,更别说崋军还早做宣传,好名声都传到秦良玉耳朵里去了。

再加上崋军入川时,各州府

最新小说: 三国:投奔刘备,反手截胡糜夫人 帝国风云 大汉小吏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十国江山风月 那个男人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杜林日记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赝品太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