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尘衣 > 历史军事 >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> 第233章 纳妾香云,交易市场

第233章 纳妾香云,交易市场(1 / 2)

李三见葛三娘、肖欢出来,便问:“觉得咋样?”

葛三娘笑道:“房子是挺好,就是味儿太重。”

味儿太重?

李三一时摸不着头脑。

他们打扫了一遍啊,哪里还有什么味儿?

葛三娘又道:“不是说你们村建有临时木屋吗,李村长带俺们去看看吧。”

李三道:“那些临时木屋建的急,都很小,住得可不如我这屋子舒服。”

虽然这么说,李三却还是带着葛三娘、肖欢去看临时木屋——都是他们接到上面政令后建的。

肯定比去年他们垦荒时住的原木屋好,但跟正儿八经的房屋却是没法比的。

另外三十多个妇女正带着十几个孩子在这边选房,见了葛三娘,纷纷过来打招呼。

李三见此,才知道葛三娘在这些妇女中威望比他想的更高,便更想巴结。事实上,他是对葛三娘产生了些兴趣。

于是领着两人看了最好的一栋临时木屋。

这木屋只有两小间,里间放两张单人床,外间放了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,便没多少能走动的空间了。

葛三娘看了还算满意,肖欢则无所谓。

肖欢作为昔日的地主、富商家小姐,即便迁徙来到了这個不知离大明多远的地方,她也并非一无所有。

当初她不仅在大宅中找到了藏粮食的暗窖,还翻找出一些金银细软。于一个家族来说不多,可对她个人来讲,省着点儿花,一辈子都未必能用完。

她已经想好,等适应了这里的生活,就花钱建一栋小宅子。

至于说嫁人——想起在流寇营中的遭遇,她根本不愿考虑嫁人的事。

倒是葛三娘已经在跟眼前的李村长眉来眼去了。

“李村长,听说俺们这些人一户可以佃租五亩官田,还可以选择在镇上工坊做工,对吗?”

“没错。”李三点头,“像你们两个,都是妇人家,若不想种田,我可以介绍你们进工坊。”

“听说镇上有个织坊?”

“如今崋部每个镇子上都有织坊,以织棉布为主,也织绸缎。”

葛三娘一听笑了,“那可好,俺和肖家妹子都会织布,正好到织坊做工。”

“镇上织坊虽然管的严了点,但伙食不错,你们去那里做工不吃亏。”

···

也是八月初六这天。

刘家寨张灯结彩的,却是刘升纳李香云为妾了。

因为是纳妾,刘升便没有大肆操办,只是在刘家寨摆了十几桌酒席,将当初第一批带到刘家寨的四家人,还有当前刘家寨的大管事、管事等人,请来吃了一顿。

喜宴虽然简单,李香云却很满意。

一是因为得偿所愿;二是因为刘升将别墅一楼当做婚房。

夜晚,狂风暴雨之后,李香云仰着汗涔涔的俏脸问:“夫君。。。?”

刘升见她神情俏皮,不禁挂了下她的鼻翼,笑道:“我是说别的。”

“我都十八了,不小了。”

“十八在我们那儿还是个大一学生呢。”

“什么是学生?”

“就是···”

刘升还是比较怜惜小姑娘的。

讲了一些后世的事,讲得两人都昏昏沉沉,便睡了过去。

次日一早,刘升跟邹润娘、李香云一起吃了早饭,便到北美这边,带着一哨骁骑卫前往河西镇。

今日是阿勒泰联盟的人到河西镇交易的日子——他们受土人传统影响,喜欢集中交易。

河西镇如今有一万多人,周边还环布着好几个村落。

镇子中的建筑大多都是明代风格,砖瓦与木质相结合,若是不看四周的森林、荒野,便感觉像是置身于大明某个粗犷的边境镇子中。

因为刘升之前并未打招呼,杨名赫得知后,忙带着河西镇几个官吏前来迎接,倒是没有兴师动众。

“参见大帅!”

“不必多礼。”刘升笑着道,“我就是来见识下咱们崋部与阿勒泰联盟的交易会——你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,不必理会我。”

说完,便带着亲卫向镇子中走去。

杨名赫等人连忙跟上。

“这交易会一般在哪里办?”

“镇子外建有专门用于和土人交易的市场——土人毕竟与我们习俗不同,语言也不通,若是让他们进镇子随意交易,很容易生出事端。”

刘升听的点头,“这个安排不错,大明跟蒙古的交易都要通过专门的马市进行,咱们跟土人交易就更不用说了。

不过,听说你们这市场半个月才开一次,时间间隔会不会太长了?”

“回禀大帅,土人物产少,半个月一次已经很频繁了。”

说话间,一行人来到了镇子北边的交易市场。

这里风格同样很粗犷,或者是简朴。

只是建造了一些大草棚子,雨天能避雨,晴天遮太阳。

里面私人的交易已经开始了。

崋部分了田的百姓会做一些小玩意儿,或者直接拿布匹、咸鱼干等货物,在市场中与土人交易。

土人的货物主要是兽皮,一些奇怪的石头,乃至部落手工艺品。

最新小说: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汉小吏 赝品太监 那个男人 杜林日记 三国:投奔刘备,反手截胡糜夫人 十国江山风月 帝国风云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