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尘衣 > 历史军事 > 我的红楼生涯 > 第一百六十九章 诚实的贾瑜

第一百六十九章 诚实的贾瑜(2 / 3)

廷腾出手来,就可以解决辽东的问题。

高兴过后,昌平帝赶紧吩咐道:“戴权……赶紧派人将汪阁老他们……”

他的话还没说完,就有太监过来禀报:“陛下,汪阁老、简阁老和杨阁老他们已经到殿外头,求见陛下!”

“呵呵……这可真是说曹操,曹操到啊。”

昌平帝笑了起来,“速速宣他们觐见。”

“喏!”

等到汪知节等几名阁老进入御书房后,齐齐朝昌平帝拜了下去。

“臣等拜见吾皇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“诸爱卿免礼平身,戴权……给几位爱卿看座。”

昌平帝摆了摆手,一旁的戴权赶紧示意小太监给几位端来了锦凳。

只是汪知节等人并没有落座,而是再次朝昌平帝躬身道:“臣等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!我大军终于大败蒙古鞑子,光复国土!”

“呵呵……同喜同喜!”

昌平帝往日里总是抿着的薄唇罕见的露出了笑容,“我大夏能有此大捷,离不开诸位臣工的努力。

如今脱脱不花终于服了软,并向我祈和,不知诸位臣工何以教朕?”

汪知节赶紧道:“好叫陛下得知,老臣以为,既然蒙古人服了软,为避免夜长梦多,咱们得赶紧派出使节团赶赴宣大,双方商讨出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。

这样也好尽快让宣镇一带平息战火,让百姓重建家园。”

“唔!”

昌平帝不置可否的点点头,又问道:“不知爱卿对此次和谈又有何章程?”

汪知节想了想:“臣以为,只要脱脱不花退出我大夏疆域,其他的都可以谈。至于要如何谈,具体的还得等到跟脱脱不花见面后才能决定。”

听了汪知节的话,昌平帝思索了好一会,皱眉道:“此番蒙古人犯我疆土,倘若就这么轻易的让他们走了,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?”

汪知节苦笑道:“陛下……贾瑜送来的折子老臣也看过了,虽然贾瑜一路过去歼灭了脱脱不花好几万人,但如今人家手里好歹还有五万大军。

倘若脱脱不花把心一横,率领五万大军星夜兼程,用不了六七天就能直抵神京城下,而贾瑜再能打,麾下的兵力也就一万出头,且几乎全是步卒。

只要脱脱不花铁了心想跑,贾瑜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他的,所以依老臣看,尽快跟脱脱不花和谈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昌平帝不说话了,汪知节的话虽然有些不中听,但还是有道理的。

虽然贾瑜上次说过,他缴获了两万多匹马匹,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马上多出两万多骑兵。

要知道,在冷兵器时代,骑兵这玩意是最费钱的。

光是养一名骑兵的成本就足以养活六七名步卒。

不说为一名骑兵置办全套的铠甲、马具和兵器了,光是战马每天吃的东西就不是一般人能养得起的。

可别说战马每天光是啃青草就够了。

当然了,要是光吃青草也行,这样也饿不死,但这样养出来的战马是没办法维持体力,也没法行军打仗。

正常情况下战马为了维持体力,一般都是喂的混合型的草料,通常是由细干草(稻草和麦草)、燕麦、黑豆、食盐混合而成,有的甚至还要用鸡蛋搅拌后喂养,以保障有战马有充足的营养。

所以说,想要维持一支规模规模庞大的骑兵,需要消耗的物力和财力是相当庞大的。

这也是为什么偌大的大夏,除了辽东外,几乎找不出一支万人以上规模的骑兵队伍。

这里头,不仅是战马匮乏的原因,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组建骑兵所需要的成本实在太大,朝廷供养不起啊。

听到汪知节提出的困难,昌平帝也沉默了。

他虽然没带过兵,但也知道这个时代,骑兵对于步兵来说,其优势几乎就是碾压式的。

虽然他不知道贾瑜是怎么率领一万多大军连战告捷并光复宣大的,但他很清楚。

别看如今脱脱不花派人求和了,但如果脱脱不花想要跑的话,谁也追不上他。

沉默了良久,昌平帝才轻叹了口气:“好吧,既然如此,那就依爱卿所言。

不过,朕还是有些话要说在前头,此番和谈有几点必须要注意。

第一:脱脱不花和所有的蒙古人必须全部撤出大夏领土。”

第二:此次蒙古人南侵,给大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,因此他们必须要给我们赔偿,至于赔偿多少,爱卿等可以斟酌考虑。

第三:脱脱不花必须保证,今后不得再无故犯我大夏疆土。

以上几点,脱脱不花必须答应下来。倘若脱脱不花不依的话,那就继续打下去。

朕倒想看看,脱脱不花还能撑多久!”

说到这里,昌平帝眉宇间闪过一丝冷意。

“臣等谨遵陛下旨意。”汪知节等人赶紧躬身答应下来。

现在,昌平帝已经画出了大致的框架,剩下的就得靠汪知节他们来填充了。

不过这些都是细节,可以等到谈判后慢慢商议。

而这次大夏朝廷的动作也很快,在接到捷报后的第二天,以汪知节为首的负责谈判的代表团

最新小说: 三国:投奔刘备,反手截胡糜夫人 杜林日记 大汉小吏 十国江山风月 帝国风云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那个男人 赝品太监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